玻璃不貼膜,建筑變得不安全
玻璃不貼膜,建筑變得不安全近日,廣州某大廈36樓一塊鋼化雙層玻璃因高溫自爆,下了一場75分鐘的“玻璃雨”,造成一對年輕情侶受傷,還砸壞了一輛行駛中的豐田車;一陣疾風過后,長沙市一名無辜市民則被某住宅樓落下的“玻璃雨”挑斷了右手肌腱……玻璃,似乎成了生活中的“隱形殺手”,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建筑變得安全?
眼下,盛夏高溫肆虐,熱浪襲人,從玻璃窗外透過來的陽光讓我們酷熱難擋,空調整日開著,耗能巨大,如何既可節(jié)能,又可同時避免陽光暴曬,冬季還能保暖呢?
聽過建筑玻璃貼膜嗎?目前在美國,建筑玻璃貼膜普及率已超過90%。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國建筑玻璃貼膜普及率也都在75%以上,那么國內消費者對建筑玻璃貼膜的認知度是怎樣的呢?
心理價格與市場價落差大
調查顯示,在貼膜產品的價格方面,762人中有624人僅能接受幾十元/平方米的價格,占調查總人數的81.89%。但記者采訪得知,該產品目前的市面價格一般都在200元/平方米左右。這表明消費者的心理承受價格與市面價還有相當大的落差。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這主要還是消費者對該產品缺乏了解,該類產品目前還沒有國產,主要從美國等國家進口,所以經營成本非常高。當然,希望物美價廉是所有消費者的最理想的購物體驗。
在此項調查中,為把握建筑玻璃貼膜的特點及性能,記者采訪了某些品牌的代理商。他們告訴記者,建筑玻璃貼膜一般分為三種類型:隔熱防爆膜、室內裝飾膜、防彈安全膜。其中隔熱防爆膜具有如下特征:第一,隔熱節(jié)能、節(jié)省電費;第二,安全防爆;第三,阻隔紫外線,保護皮膚,減緩室內家具褪色程度;第四,單向透視,防眩光,營造私密空間。而室內裝飾膜強調裝飾性,消費者可根據個人喜好挑選不同款式、色彩。防彈安全膜主要的功能當然是可以阻止槍械襲擊,防盜防搶。
不過,在調查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消費者其實并不關心貼膜的裝飾性,單項選擇美觀的僅僅只有8人。其他幾項功能性描述中選擇人數的多少依次是安全、隔熱、防紫外線、私密。
以上表明,消費者更多地將目光放在貼膜的功能性上面,對其裝飾效果并無多高要求。有行內人士認為,這主要是該產品尚處于推廣初期,人們對產品的了解還非常有限,因此選擇時帶有極大的隨意性